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第四版)

-
【作 者】隋慶茹 劉曉彥 韓智慧
【I S B N 】978-7-5170-7954-5
【責任編輯】石永峰
【適用讀者群】本專通用
【出版時間】2019-08-28
【開 本】16開
【裝幀信息】平裝(光膜)
【版 次】第4版第1次印刷
【頁 數(shù)】344
【千字數(shù)】530
【印 張】21.5
【定 價】¥48
【叢 書】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
【備注信息】點擊進入本書配套云課堂平臺
簡介
本書特色
前言
章節(jié)列表
精彩閱讀
下載資源
相關圖書
內 容 提 要
本書是在已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第三版)的基礎上,依據(jù)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結合當前計算機的發(fā)展以及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實際情況改編而成。全書共分為3篇,共9章內容,即基礎篇、應用篇和拓展篇。其中,基礎篇包含兩章內容,分別是計算機基礎知識和Windows 7操作系統(tǒng);應用篇包含四章內容,分別是文字處理軟件Word 2010、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Excel 2010、演示文稿軟件PowerPoint 2010和計算機網(wǎng)絡與網(wǎng)絡安全基礎;拓展篇包含三章內容,即公共基礎知識、常用工具軟件和計算機相關技術概述。
本書內容豐富、層次清晰、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在傳統(tǒng)教材的基礎上結合生產實際,并參考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MS Office大綱要求,設計綜合應用案例,重在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并為學生通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打下堅實基礎。
本書可作為高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讀者學習使用。
結構層次清晰、內容翔實、圖文并茂。
加入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MS Office重要考點,為學生通過等級考試打下基礎。
配套豐富的微視頻,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隨時隨地自主學習。
第四版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與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高等院校已經將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及將計算機知識和技能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應用作為對各專業(yè)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基本要求。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大學生步入大學后的第一門計算機課程,也是必修課程,其學習意義重大。如今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不是零起點,他們的水平還在不斷地提高,因此,“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本書是由多年從事本課程教學的一線教師融入多年的教學經驗和課程建設成果編寫而成。教材內容符合教育部頒發(fā)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要求,并強調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做中學、學中練、練中用”。
本教材主要針對高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編寫,在講解重要知識點的基礎上引入綜合練習,幫助學生理解和吸收每章知識,并且所有引入的綜合練習都是在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MS Office)的基礎上改編而成,既能滿足學生練習的需求又能使他們較早接觸計算機等級考試的相關考點,可謂是一舉兩得。
本教材主要包括3篇,共9章內容,即基礎篇、應用篇和拓展篇。其中,基礎篇包含兩章內容,分別是計算機基礎知識和Windows 7操作系統(tǒng);應用篇包含四章內容,分別是文字處理軟件Word 2010、電子表格軟件Excel 2010、演示文稿軟件PowerPoint 2010和計算機網(wǎng)絡與網(wǎng)絡安全基礎;拓展篇包含三章內容,即公共基礎知識、常用工具軟件和計算機相關技術概述。第1章、第5章、第6章和第9章由隋慶茹編寫;第2章、第3章和第8章由劉曉彥編寫;第4章和第7章由韓智慧編寫。教材中的微課視頻文件由劉智楊、隋慶茹、劉曉彥和韓智慧四名教師共同制作完成。
本教材的主要特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結構層次清晰、內容詳實,圖文并茂。教材中每章每節(jié)都是按照知識點由淺入深進行敘述,過程清晰,在需要注意的地方增加了“溫馨提示”,為學生提供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2)增加了教材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為將該課程打造為金課,教材某些章節(jié)中增加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MS Office考點,適當?shù)貫閷W生“增負”,同時也更注重實際應用價值。
(3)注重知識的綜合性運用。教材中在第3章、第4章和第5章中增加了綜合練習內容,主要是將前面所講知識內容進行綜合設計,并配有操作實現(xiàn)的步驟,方便學生學習和操作。
(4)配合豐富的微視頻,輔助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將重要的知識點錄制成微課,方便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
鑒于時間倉促,教材涉及面廣及作者水平有限,書及資源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2019年6月
第四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 基礎篇
第1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2
1.1 計算機概述 2
1.1.1 計算機的發(fā)展歷程 2
1.1.2 計算機的特點及分類 4
1.1.3 計算機的應用及發(fā)展趨勢 5
1.2 計算機系統(tǒng) 6
1.2.1 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 6
1.2.2 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 7
1.2.3 計算機工作原理 8
1.2.4 微型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 9
1.3 信息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14
1.3.1 數(shù)制的概念 14
1.3.2 常用數(shù)制的表示 15
1.3.3 不同數(shù)制間的轉換 16
1.3.4 數(shù)據(jù)單位 18
1.3.5 字符信息編碼 18
習題1 21
第2章 Windows 7操作系統(tǒng) 23
2.1 操作系統(tǒng)簡介 23
2.1.1 操作系統(tǒng)的概念 23
2.1.2 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 24
2.1.3 常見的操作系統(tǒng) 25
2.1.4 Windows 7概述 25
2.2 Windows 7的基本操作 26
2.2.1 Windows 7的安裝 26
2.2.2 Windows 7的啟動和退出 27
2.2.3 Windows 7桌面 28
2.2.4 Windows 7窗口及操作 30
2.2.5 Windows 7對話框 32
2.2.6 Windows 7菜單 33
2.3 Windows 7的文件管理 34
2.3.1 文件和文件夾概述 34
2.3.2 文件和文件夾的基本操作 35
2.3.3 庫 38
2.4 Windows 7系統(tǒng)設置 39
2.4.1 外觀與個性化設置 40
2.4.2 程序的安裝/卸載 44
2.4.3 用戶賬戶設置 45
2.4.4 鼠標和鍵盤設置 47
2.4.5 系統(tǒng)時鐘、語言和區(qū)域設置 47
2.4.6 磁盤管理 49
2.5 Windows 7附件程序 51
習題2 52
第二篇 應用篇
第3章 文字處理軟件Word 2010 56
3.1 Word 2010基礎 56
3.1.1 Word 2010的啟動和退出 56
3.1.2 Word 2010窗口界面 57
3.2 文檔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 59
3.2.1 文檔的創(chuàng)建、打開和關閉 59
3.2.2 文檔頁面設置 61
3.2.3 文本編輯 64
3.2.4 文檔的保存與保護 66
3.2.5 綜合練習1 68
3.3 文檔版面設計 69
3.3.1 字符格式設置 69
3.3.2 段落格式設置 70
3.3.3 特殊格式設置 75
3.3.4 綜合練習2 76
3.4 非文本對象的編輯 78
3.4.1 插入圖片和剪貼畫 78
3.4.2 插入藝術字 82
3.4.3 插入形狀對象 83
3.4.4 插入文本框 85
3.4.5 插入SmartArt圖形 86
3.4.6 公式 87
3.4.7 圖表 87
3.4.8 綜合練習3 88
3.5 Word表格制作 90
3.5.1 創(chuàng)建表格 90
3.5.2 編輯表格 91
3.5.3 格式化表格 93
3.5.4 表格中數(shù)據(jù)的處理 96
3.5.5 綜合練習4 97
3.6 長文檔編輯 99
3.6.1 插入文檔封面 99
3.6.2 分頁與分節(jié) 99
3.6.3 頁眉、頁腳與頁碼 100
3.6.4 目錄與索引 101
3.6.5 腳注、尾注和題注 104
3.6.6 域的使用 106
3.6.7 批注與修訂的應用 107
3.6.8 綜合練習5 108
3.6.9 綜合練習6 109
3.7 郵件合并 112
3.7.1 郵件合并 112
3.7.2 打印和預覽 114
3.7.3 綜合練習7 114
習題3 116
第4章 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Excel 2010 119
4.1 Excel基礎知識 119
4.1.1 啟動Excel 2010 119
4.1.2 Excel 2010的工作界面 120
4.1.3 退出Excel 2010 121
4.1.4 Excel 2010中的基本概念 122
4.2 Excel基本操作 123
4.2.1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23
4.2.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125
4.2.3 單元格、行、列的基本操作 128
4.2.4 綜合練習1 130
4.3 數(shù)據(jù)的錄入與編輯 132
4.3.1 基本數(shù)據(jù)的錄入 132
4.3.2 數(shù)據(jù)填充 133
4.3.3 數(shù)據(jù)有效性控制 135
4.3.4 導入外部數(shù)據(jù) 136
4.3.5 單元格內容的修改與刪除 137
4.3.6 單元格的復制與移動 137
4.3.7 單元格的查找與替換 138
4.3.8 單元格批注 139
4.3.9 綜合練習2 140
4.4 工作表格式設置 141
4.4.1 單元格格式設置 141
4.4.2 樣式設置 145
4.4.3 清除單元格的格式 147
4.4.4 工作表背景設置 147
4.4.5 頁面設置與打印 148
4.4.6 綜合練習3 150
4.5 公式和函數(shù) 152
4.5.1 單元格引用 152
4.5.2 公式 153
4.5.3 函數(shù) 156
4.5.4 綜合練習4 164
4.6 圖表 166
4.6.1 認識圖表 166
4.6.2 創(chuàng)建圖表 166
4.6.3 編輯與美化圖表 167
4.6.4 添加/刪除圖表趨勢線 171
4.6.5 迷你圖表 171
4.6.6 綜合練習5 173
4.7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 175
4.7.1 數(shù)據(jù)排序 175
4.7.2 數(shù)據(jù)篩選 177
4.7.3 分類匯總 179
4.7.4 合并計算 181
4.7.5 數(shù)據(jù)透視表與數(shù)據(jù)透視圖 184
4.7.6 綜合練習6 188
習題4 190
第5章 演示文稿軟件PowerPoint 2010 196
5.1 PowerPoint 2010基礎 196
5.1.1 PowerPoint 2010窗口界面 196
5.1.2 演示文稿的視圖模式 198
5.1.3 演示文稿相關概念 198
5.2 演示文稿及幻燈片基本操作 200
5.2.1 演示文稿基本操作 200
5.2.2 幻燈片基本操作 202
5.2.3 幻燈片對象 205
5.2.4 綜合練習1 207
5.2.5 綜合練習2 208
5.3 美化演示文稿 210
5.3.1 幻燈片頁面設置 210
5.3.2 幻燈片版式 211
5.3.3 幻燈片主題 212
5.3.4 幻燈片背景 213
5.3.5 幻燈片母版 214
5.3.6 超鏈接 216
5.3.7 動畫效果 217
5.3.8 幻燈片切換效果 219
5.3.9 插入音頻 220
5.3.10 幻燈片分節(jié) 220
5.3.11 綜合練習3 221
5.4 演示文稿的放映與打印輸出 225
5.4.1 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 226
5.4.2 演示文稿的打印與打包 228
習題5 230
第6章 計算機網(wǎng)絡與網(wǎng)絡安全基礎 233
6.1 計算機網(wǎng)絡定義及功能 233
6.2 計算機網(wǎng)絡的分類 234
6.3 計算機網(wǎng)絡的組成 236
6.3.1 網(wǎng)絡硬件 236
6.3.2 網(wǎng)絡軟件 238
6.4 計算機網(wǎng)絡的體系結構 238
6.4.1 OSI參考模型 238
6.4.2 TCP/IP模型 239
6.5 Internet基礎知識 240
6.5.1 Internet的形成與發(fā)展 240
6.5.2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 241
6.5.3 IP地址與域名 242
6.6 Internet應用 245
6.6.1 信息搜索 245
6.6.2 網(wǎng)頁瀏覽與保存 246
6.6.3 電子郵件(E-mail) 247
6.6.4 文件傳輸(FTP) 250
6.7 網(wǎng)絡安全基礎 251
6.7.1 網(wǎng)絡安全定義及特征 251
6.7.2 引發(fā)網(wǎng)絡安全的原因 251
6.7.3 網(wǎng)絡安全面臨的威脅 252
6.7.4 網(wǎng)絡入侵形式 253
6.7.5 網(wǎng)絡安全防范技術 255
習題6 259
第三篇 拓展篇
第7章 公共基礎知識 263
7.1 算法與數(shù)據(jù)結構 263
7.1.1 算法 263
7.1.2 數(shù)據(jù)結構的基本概念 265
7.1.3 線性表 267
7.1.4 線性鏈表 269
7.1.5 棧和隊列 270
7.1.6 樹和二叉樹 274
7.1.7 查找技術 277
7.1.8 排序技術 278
7.2 程序設計基礎 282
7.2.1 結構化程序設計 282
7.2.2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283
7.3 軟件工程基礎 284
7.3.1 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284
7.3.2 結構化分析方法 286
7.3.3 結構化設計方法 287
7.3.4 軟件測試 288
7.3.5 程序調試 290
7.4 數(shù)據(jù)庫設計基礎 291
7.4.1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 292
7.4.2 數(shù)據(jù)模型 295
7.4.3 關系代數(shù) 299
7.4.4 數(shù)據(jù)庫設計與管理 305
習題7 307
第8章 常用工具軟件 310
8.1 壓縮與解壓縮軟件 310
8.1.1 下載和安裝WinRAR 310
8.1.2 使用WinRAR壓縮文件 312
8.1.3 使用WinRAR解壓文件 313
8.2 殺毒軟件 314
8.2.1 安裝360殺毒軟件 314
8.2.2 360殺毒軟件的基本設置和使用 315
8.3 360安全衛(wèi)士 316
8.4 下載工具 319
習題8 320
第9章 計算機相關技術概述 321
9.1 物聯(lián)網(wǎng) 321
9.1.1 物聯(lián)網(wǎng)的概念 321
9.1.2 物聯(lián)網(wǎng)的體系結構 322
9.1.3 物聯(lián)網(wǎng)的應用 323
9.2 云計算 324
9.2.1 云計算的概念 324
9.2.2 云計算的類型 325
9.2.3 云計算的特點 325
9.2.4 云計算的應用 327
9.2.5 云計算與邊緣計算 328
9.3 大數(shù)據(jù) 329
9.3.1 大數(shù)據(jù)的概念 329
9.3.2 大數(shù)據(jù)的特征 329
9.3.3 大數(shù)據(jù)時代人類思維的轉變 329
9.3.4 大數(shù)據(jù)的應用 330
9.4 計算思維 331
9.4.1 計算思維的概念 331
9.4.2 計算思維的特性 331
9.4.3 計算思維的應用 332
習題9 332
參考文獻 334
- 實用運籌學 [主編 邢育紅 于晉臣]
- 電子技術(第二版) [主編 覃愛娜 李飛]
- 勞動爭議處理實務 [主編 王秀卿 羅靜]
- 工程數(shù)學 [主編 郭立娟 王海]
- 語音識別理論與實踐 [主編 莫宏偉]
- 武術基礎教程 [主編 李代勇 謝志民]
- 計算機網(wǎng)絡實訓教程 [主編 張浩軍 趙玉娟]
- 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習題集(多學時) [主編 趙軍]
-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 [主編 劉 軍 楊國龍 劉天成]
- MySQL數(shù)據(jù)庫項目式教程 [陳亞峰]
- 機械設計基礎(第二版) [主編 田亞平 李愛姣]
- 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 [主編 趙軍]
- C語言程序設計習題與實驗指導(第二版) [主編 甄增榮 張賓]
- C語言程序設計(第二版) [主編 甄增榮 田云霞]
- Unity3D虛擬現(xiàn)實應用開發(fā)實踐 [主 編 劉龍]
- 智能化技術基礎(第三版) [鄧文達 李禮]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主編 張勇 張平華 趙小龍]
- 網(wǎng)絡營銷 [主編 夏薇薇 劉婷 尚潔]
- 電視節(jié)目策劃與制作(微課版) [主 編 黃滴滴]
- 數(shù)據(jù)庫技術與應用實踐教程(SQL Server 2019) [主 編 嚴暉 周肆清]
- 大學應用數(shù)學 [主編 郭立娟]
- 工業(yè)機器人拆裝與調試 [主編 胡月霞 向艷芳 朱奇]
- 功能材料制備與表征實驗指導書 [龔偉平 趙軍峰 梅海娟 等編著]
- 信號與系統(tǒng)(第二版) [主編 張宇]
- 信息技術基礎 [主編 唐倩 邵銳]
- Python 語言程序設計實踐指導 [主編 張雙獅]
- Photoshop 圖形圖像項目化教程 [主編 胡斌斌 黎婭 蘇大椿]
-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WPS版) [主編 謝江宜 蔡勇]
- 體育舞蹈教程 [主編 劉偉 陳志明 曾明]
- 線性代數(shù)導學篇 [主編 史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