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輔助繪圖上機實訓(第二版)

-
【作 者】宋小春 李冬林
【I S B N 】978-7-5084-6623-1
【責任編輯】宋俊娥
【適用讀者群】本科
【出版時間】2006-05-01
【開 本】16開
【裝幀信息】平裝(光膜)
【版 次】第2版第4次印刷
【頁 數】156
【千字數】236
【印 張】9.75
【定 價】¥15
【叢 書】21世紀高等院校規劃教材
【備注信息】
簡介
本書特色
前言
章節列表
精彩閱讀
下載資源
相關圖書
本書與《計算機輔助繪圖實用教程》(第二版)配套使用,以實例和上機操作為主線,共分8個實訓講述AutoCAD 2009的繪圖環境、二維圖形的繪制與編輯、尺寸標注、圖塊操作、三維建模等內容。這些內容都以實訓項目的方式,從實訓目的、實訓內容、實驗要求到實訓步驟等一步步加以講解。并配有兩個完整的工程項目對二維平面繪圖和三維實體造型進行綜合訓練。
本書內容簡明清晰、重點突出、實例豐富,實訓安排由易到難,可操作性強。通過練習,讀者可鞏固每章所學知識點,并掌握更多的繪圖技巧。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學生學習計算機輔助設計的上機實驗指導教材,也可作為廣大AutoCAD用戶的自學參考書或作為各類AutoCAD培訓班的教材。
1. 本書分8個實訓,共采用18個繪圖實例系統介紹繪圖環境的設置方法、二維繪圖和編輯技巧、尺寸標注、圖塊操作、三維繪圖和實體造型等知識,為方便學生綜合運用繪圖功能,本書在實訓七和實訓八中以工程項目實例詳細介紹繪制機械零件圖和裝配圖以及零部件三維實體造型的方法和步驟。
2. 本書以應用為主題,內容簡明扼要。每個實訓主要包含實訓目的、實訓內容、實驗要求、實訓步驟和繪圖練習五部分。每個操作命令均采用輸入命令的方法、命令行提示、選項說明進行講解,為了便于讀者使用,每個命令行提示、圖表解釋都進行中文注釋。
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輔助設計已成為現代工業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計算機輔助設計繪圖軟件,AutoCAD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在機械、建筑、廣告藝術、電子、冶金等專業設計領域。因此,熟練運用AutoCAD進行工程繪圖和產品設計已成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必備知識。鑒于此,目前絕大多數工科院校相繼開設了AutoCAD課程,并要求學生將計算機繪圖技術應用于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環節。為滿足學校AutoCAD課程教學的需要,我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并在吸取前一版本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教學改革新要求,以AutoCAD 2009為平臺,編寫了《計算機輔助繪圖實用教程》(第二版)和《計算機輔助繪圖上機實訓》(第二版)。本書是為實用教程配套的一本上機實驗指導教材。
本書分8個實訓,共采用18個繪圖實例系統介紹繪圖環境的設置方法、二維繪圖和編輯技巧、尺寸標注、圖塊操作、三維繪圖和實體造型等知識,為方便學生綜合運用繪圖功能,本書在實訓七和實訓八中以工程項目實例詳細介紹繪制機械零件圖和裝配圖以及零部件三維實體模型的方法和步驟。
本書以應用為主題,內容簡明扼要。每個實訓主要包含實訓目的、實訓內容、實訓要求、實訓步驟和繪圖練習五部分。每個操作命令均采用輸入命令的方法、命令行提示、選項說明進行講解。為了便于讀者使用,每個命令行提示、圖表解釋都進行了中文注釋。
本書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以中文版AutoCAD 2009為平臺進行的全面改版。相比第一版,本書進行了如下內容的改動:
(1)更新了AutoCAD 2009的軟件界面及命令圖標按鈕。
(2)將二維和三維的綜合實訓單獨列出兩章,并增加了多個工程實際例子。
(3)增補了一些新的習題。
(4)在書的后面增加了配套教材的習題答案。
本書符合工科院校各層次各專業40~60學時“計算機輔助設計”或“計算機繪圖”課程上機實驗指導的教學內容要求。
本書由宋小春、李冬林任主編,吳曉明、游穎任副主編,主要編寫人員分工如下:宋小春編寫實訓七并統稿,吳曉明編寫實訓一、二、五、六,游穎編寫實訓三、四,李冬林編寫實訓八并校對和修訂,參加編寫和修訂工作的還有尹杰、楊勇勤、孫金風、鄔述暉、李九靈等。由于我們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的錯誤和不足在所難免,懇請同行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聯系信箱是wqldl@sina.com。
作 者
2009年5月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實訓一 AutoCAD繪圖基礎 1
1.1 實訓目的 1
1.2 實訓內容 1
1.3 實訓要求 1
1.4 實訓步驟 2
1.4.1 分別采用三種方法
啟動AutoCAD 2009 2
1.4.2 切換工作室間 2
1.4.3 用LINE命令繪制圖1-1所示圖形 3
1.4.4 保存文件 4
1.4.5 自行設計 4
1.5 繪圖練習 5
實訓二 設置繪圖環境 6
2.1 實訓目的 6
2.2 實訓內容 6
2.3 實訓要求 6
2.4 實訓步驟 7
2.4.1 設置AutoCAD 2009的繪圖環境 7
2.4.2 設置AutoCAD 2009的圖層、
顏色和線型 9
2.4.3 利用捕捉、柵格和正交模式繪圖 12
2.4.4 利用極軸追蹤模式繪圖 12
2.4.5 利用對象捕捉精確繪圖 13
2.4.6 注意事項 14
2.5 繪圖練習 15
實訓三 繪制二維圖形 16
3.1 實訓目的 16
3.2 實訓內容 16
3.3 實訓要求 16
3.4 實訓步驟 17
3.4.1 繪制圖3-1所示的圖形 17
3.4.2 繪制圖3-2所示的圖形 19
3.4.3 單行文字與多行文字 23
3.4.4 注意事項 24
3.5 繪圖練習 25
實訓四 編輯二維圖形 26
4.1 實訓目的 26
4.2 實訓內容 26
4.3 實訓要求 26
4.4 實訓步驟 27
4.4.1 實訓內容 27
4.4.2 實訓步驟 27
4.4.3 注意事項 35
4.5 繪圖練習 36
實訓五 尺寸標注 37
5.1 實訓目的 37
5.2 實訓內容 37
5.3 實訓要求 37
5.4 實訓步驟 38
5.4.1 尺寸標注的基本操作 38
5.4.2 編輯標注文字 44
5.5 繪圖練習 45
實訓六 圖塊和外部參照 46
6.1 實訓目的 46
6.2 實訓內容 46
6.3 實訓要求 46
6.4 實訓步驟 46
6.4.1 創建塊與插入塊 46
6.4.2 通過外部參照構造新圖形 52
6.4.3 注意事項 54
6.5 繪圖練習 55
實訓七 二維平面繪圖綜合訓練 56
7.1 實訓目的 56
7.2 實訓內容 56
7.3 實訓要求 56
7.4 實訓步驟 56
7.4.1 繪制圖7-1所示的A3的
樣板圖形文件 56
7.4.2 在A3圖幅內繪制圖7-4所示
托架的零件圖 59
7.4.3 繪制銑刀頭零件及裝配圖 82
7.5 繪圖練習 89
實訓八 三維實體造型綜合訓練 90
8.1 實驗目的 90
8.2 實驗內容 90
8.3 實驗要求 90
8.4 實訓步驟 90
8.4.1 繪圖前的準備 90
8.4.2 繪制如圖8-1所示的三維實體 91
8.4.3 繪制如圖8-7所示的三維實體 94
8.4.4 繪制如圖8-18所示的三維實體
(彎管外徑為24) 101
8.4.5 繪制銑刀頭三維實體模型 111
8.5 繪圖練習 137
主教材習題參考解答 138
參考文獻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