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2009實驗指導

-
【作 者】孫江宏
【I S B N 】978-7-5084-6528-9
【責任編輯】宋俊娥
【適用讀者群】高職高專
【出版時間】2009-06-01
【開 本】16開
【裝幀信息】平裝(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頁 數】208
【千字數】312
【印 張】13
【定 價】¥20
【叢 書】21世紀高職高專創新精品規劃教材
【備注信息】
簡介
本書特色
前言
章節列表
精彩閱讀
下載資源
相關圖書
本書是與《AutoCAD 2009實用教程》一書配套的實驗指導,也可以脫離教材獨立使用。全書共11章,內容包括:管理圖紙和圖層、設置繪圖環境、使用輔助功能精確繪圖、繪制簡單圖形、繪制幾何圖形、編輯并填充圖形、文字標注和塊的應用、繪制建筑平面圖、繪制建筑立面圖、繪制零件圖、繪制蝸輪零件圖等。每章都含有實驗目的、實驗準備工作、實驗說明、實驗指導、課后練習等內容,多數章節中還提出了實驗要求。通過書中的實踐練習,可以鞏固有關AutoCAD的基礎知識,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做到舉一反三、溫故知新。
本書側重基礎、重視技巧,由淺入深、結構清晰、內容詳實,可供高等學校建筑設計、機械設計、電子電路設計、造型設計、平面設計等行業及相關專業人員學習和參考,尤其適合AutoCAD的初學者。
(1)相對獨立。本書雖然是《AutoCAD 2009實用教程》配套的實驗指導書,但也可以在脫離該教材的基礎上獨立使用。用戶可以通過書中的實踐練習,基本掌握AutoCAD中文版的基本操作和繪圖方式。
(2)側重基礎和技巧。本書所選實例涉及機械、建筑等方面,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例子中涉及大部分的CAD知識和工具,介紹了大量的實用技巧,能夠使初學者很快掌握AutoCAD基本操作,學會如何繪制圖形。
(3)參照性強。本書不是使用單一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練習過程中,注意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解決同一問題,并進行對比分析,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目的。使讀者能夠自由駕御工具,而不是機械地使用工具。
本書是與《AutoCAD 2009實用教程》一書配套的實驗指導,目的是通過一系列相關練習,鞏固已學到的有關AutoCAD的知識,進一步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本書側重基礎、重視技巧,由淺入深、結構清晰、內容詳實,并設有課后練習題。本書可供高等學校建筑設計、機械設計、電子電路設計、造型設計、平面設計等專業及相關專業人員學習和參考,尤其適合AutoCAD的初學者。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基本技能的提高,結合作者多年的教學和應用經驗,將軟件應用與工程設計相結合,融入許多實用的技巧,力圖使讀者在練習繪制CAD圖形的同時學到一些實用的本領。
本書側重平面圖形練習和應用技巧提高,全書分為11章,內容包括:管理圖紙和圖層、設置繪圖環境、使用輔助功能精確繪圖、繪制簡單圖形、繪制幾何圖形、編輯并填充圖形、文字標注和塊的應用、繪制建筑平面圖、繪制建筑立面圖、繪制零件圖、繪制蝸輪零件圖。每章都含有實驗目的、實驗準備工作、實驗說明、實驗指導、課后練習等內容,從第3章到第11章還提出了實驗要求。
本書從繪圖環境設置、圖紙圖層等基本操作開始,講述簡單幾何圖形、復雜圖形的繪制和編輯以及文字和標注,最后是四個綜合性的實例。前面的基礎練習部分,對用到的命令給出詳細介紹;后面的綜合實踐部分,則重點說明繪圖的順序。對于同樣的問題,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對比介紹,融會貫通、靈活應用。
相比之下,本書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1)相對獨立。本書雖然是《AutoCAD 2009實用教程》配套的實驗指導書,但也可以在脫離該教材的基礎上獨立使用。用戶可以通過書中的實踐練習,基本掌握AutoCAD中文版的基本操作和繪圖方式。
(2)側重基礎和技巧。本書所選實例涉及機械、建筑等方面,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例子中涉及大部分的CAD知識和工具,介紹了大量的實用技巧,能夠使初學者很快掌握AutoCAD基本操作,學會如何繪制圖形。
(3)參照性強。本書不是使用單一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練習過程中,注意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解決同一問題,并進行對比分析,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目的,使讀者能夠自由駕馭工具,而不是機械地使用工具。
本書由孫江宏任主編,王韋偉、董一芬任副主編,主要編寫人員分工如下:孫江宏編寫第1、2、11章,李兵編寫第3章,董一芬編寫第4、5章,趙騰任編寫第6章,張仙苗編寫第7章,孫江濤編寫第8章,劉英寧編寫第9章,王韋偉編寫第10章。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還有王巍、黃小龍、賈振玉、畢首權、馬向辰、于美云、許九成、王雪艷、韓鳳蓮、趙維海、趙潔、朱存鈴、邱景紅等。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加上CAD技術的不斷發展,書中難免有不足或疏漏之處,希望各位讀者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如果讀者對本書有任何技術問題,可以通過電子郵件(278796059@qq.com)聯系,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編 者
2009年3月
前言
第1章 管理圖紙和圖層 1
1.1 實驗目的 1
1.2 實驗準備工作 1
1.3 實驗說明 1
1.3.1 國標中關于圖線的規定 1
1.3.2 AutoCAD中圖層和線型對應關系 2
1.4 實驗指導 3
1.4.1 設置繪圖單位和圖形界限 3
1.4.2 管理圖層 4
1.4.3 控制線寬、線型的顯示 6
1.4.4 使用工具欄控制圖層 7
1.5 課后練習 9
第2章 設置繪圖環境 10
2.1 實驗目的 10
2.2 實驗準備工作 10
2.3 實驗說明 10
2.4 實驗指導 11
2.4.1 設置繪圖環境 11
2.4.2 觀察視圖 14
2.4.3 重生成圖形 17
2.5 課后練習 18
第3章 使用輔助功能精確繪圖 19
3.1 實驗目的 19
3.2 實驗要求 19
3.3 實驗準備工作 19
3.4 實驗說明 19
3.5 實驗指導 20
3.5.1 利用極軸追蹤方式繪圖 20
3.5.2 利用極坐標和相對坐標準確繪圖 23
3.5.3 利用柵格和捕捉功能準確繪圖 26
3.6 課后練習 28
第4章 繪制簡單圖形 30
4.1 實驗目的 30
4.2 實驗要求 30
4.3 實驗準備工作 31
4.4 實驗說明 31
4.4.1 關于實驗目的 31
4.4.2 圖紙幅面和格式的標準
(GB/T 14689-1993) 31
4.4.3 比例(GB/T 14690-1993) 32
4.4.4 圖框處理的方法 33
4.5 實驗指導 33
4.6 課后練習 42
第5章 繪制幾何圖形 44
5.1 實驗目的 44
5.2 實驗要求 44
5.3 實驗準備工作 45
5.4 實驗說明 45
5.5 實驗指導 45
5.5.1 繪制圓形內卡圖形 45
5.5.2 繪制機件平面圖 51
5.6 課后練習 60
第6章 編輯并填充圖形 61
6.1 實驗目的 61
6.2 實驗要求 61
6.3 實驗準備工作 61
6.4 實驗說明 61
6.5 實驗指導 62
6.5.1 繪制軸套主視圖 62
6.5.2 繪制軸套剖視圖 70
6.6 課后練習 79
第7章 文字標注和塊的應用 81
7.1 實驗目的 81
7.2 實驗要求 81
7.3 實驗準備工作 81
7.4 實驗說明 82
7.5 實驗指導 82
7.5.1 標注支架零件圖 82
7.5.2 標注軸零件圖 89
7.6 課后練習 98
第8章 繪制建筑平面圖 100
8.1 實驗目的 100
8.2 實驗要求 100
8.3 實驗準備工作 101
8.4 實驗說明 101
8.5 實驗指導 101
8.5.1 設定繪圖環境 101
8.5.2 管理圖層 103
8.5.3 繪制墻線 103
8.5.4 在墻上開門洞 107
8.5.5 繪制門 109
8.5.6 繪制廚房用具 111
8.5.7 繪制衛生間潔具 112
8.5.8 繪制窗 113
8.5.9 計算建筑面積 115
8.5.10 布置家具 116
8.6 課后練習 117
第9章 繪制建筑立面圖 119
9.1 實驗目的 119
9.2 實驗要求 119
9.3 實驗準備工作 120
9.4 實驗說明 120
9.5 實驗指導 120
9.5.1 繪制繪圖基準線 120
9.5.2 繪制建筑物輪廓 122
9.5.3 繪制門窗 124
9.5.4 繪制天文觀察臺 130
9.5.5 繪制雨水管 130
9.5.6 加粗地平線和輪廓線 131
9.5.7 尺寸標注 132
9.5.8 定位軸線 132
9.5.9 圖框線和標題欄 133
9.6 課后練習 134
第10章 繪制零件圖 135
10.1 實驗目的 135
10.2 實驗要求 136
10.3 實驗準備工作 136
10.4 實驗說明 136
10.5 實驗指導 137
10.5.1 建立新圖 137
10.5.2 設置圖層 137
10.5.3 繪制蝸桿 138
10.5.4 蝸桿的標注 158
10.6 課后練習 169
第11章 繪制蝸輪零件圖 170
11.1 實驗目的 170
11.2 實驗要求 171
11.3 實驗準備工作 171
11.4 實驗說明 171
11.5 實驗指導 172
11.5.1 建立新圖 172
11.5.2 設置圖層 172
11.5.3 繪制蝸輪 172
11.5.4 變換對象特性和填充 186
11.5.5 尺寸標注 188
11.6 課后練習 196
參考文獻 197